![]() |
![]() |
![]() |
分类检索 | ![]() |
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大都只是应急之举。房价一涨,就立刻出手试图遏制;房价一跌,又匆忙出手刺激。调控政策容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境地,政策效果也大打折扣。过去的调控存在严重失衡。一方面,调控政策过于注重抑制需求,但在扩大供给方面明显滞后。另一方面,调控手段过于偏重行政直接干预,而经济手段却软弱无力。比如对超出房产原值的转让所得征收20%所得税的规定,数年前一些城市就有规定,但真正付诸实施的却寥寥无几。
控房猛药还需文火细煲
从中央到地方开出的调控猛剂,药方不错,但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也许未来这种“猛剂”要充分发挥药效,更需要“文火”煲制。其一,“火力”要绵绵不绝、“煨”足时辰。久病之楼市,用药贵在坚持,最忌一曝十寒;其二,“火候”要张弛有度、有保有压;其三,“好药”还要用好“药引、辅料”。一方面,在抑制楼市投机性需求的同时,必须对低收入者增加居住服务的供给,以政策性住房的“兜底”维持社会稳定和底层民生。另一方面,还应对盘活存量房有所作为、积极作为,而非一棒子打死。
未来调控政策两大走向
未来的房地产政策走向可能有以下两点:
第一,改造棚户区、大建保障房将继续成为重点,这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缓解房地产泡沫痛苦的有效手段。第二,不同地区的房地产政策也将不同。对于房价上升过快的城市,以抑制为主,房地产调控的威力主要体现在这些城市;对于需要大力发展的中西部中小城市,负债率较高的城市,房地产调控将会温柔得多;以保障房弥补以往的不足,以统一的房产联网信息打下税收基础,将是这两年政策的重点。□叶檀(著名财经评论员)
直接税不失为釜底抽薪之法
国五条细则的实施,从短期而言,会抑制一部分二手房市场需求,从长期看将拉开新房与旧房的价格差。这意味着将进一步推动新房价格,但二手房上涨幅度会小于新房,炒房和投机并没有得到扼制,税收全部转嫁给普通购房者,而国家增加了收入,但政策的公平性无法体现,变成了穷人为富人买单。这也是细则实施后人们的普遍质疑与焦虑。欲破除这个迷局,从抑制需求的角度扼制房价,直接税不失为釜底抽薪的办法,比如开征房产税,房屋所有者就无法将税收转嫁给他人,从而真正打击炒房和投机,使房价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