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 政策法规
您的搜索条件: 无,分类:所有
分类检索  
四部委联合公告:2009城市“夹心层”有房住
成都慧人房产人才网      2009/1/12 15:58:00     

发改委:今年解决260万户廉租房

  住房部:增加保障房供应不会冲击商品房市场


  央行:中国个人住房贷款回落幅度较大


  财政部:今年可能考虑出台更好楼市税收政策


  昨日上午10时,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欧鸿、财政部税务司副司长王晓(王晓博客,王晓新闻,王晓说吧)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霍颖丽介绍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关情况。  


  财政部:


  税收优惠政策效果滞后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晓华称,2008年对房地产市场税收政策调整比较密集,如果执行的好可能会延续这些政策,如果执行得不好,2009年可能会考虑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政策措施。


  王晓华称,2008年,根据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情况,国家三次调整了房地产的税收政策。


  第一次是2008年3月,当时为了支持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国家减免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和运行当中涉及的有关税收。为了鼓励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国家又减免了住房租赁涉及的有关税收。2008年11月,为了减轻个人购房者的负担,促进个人住房消费。


  第二次调整了房地产税收政策。将个人首次购买90平米以下普通住房契税税率统一下调到1%。同时还规定个人住房买卖的时候可以免征印花税,个人销售住房还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


  第三次调整就是2008年12月出台的国办131号文,规定对住房转让环节的营业税暂定一年实行减免政策。这次税收政策调整和原来的政策相比,调整了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的征免期,同时加大了税收优惠的力度。通过这次营业税的政策调整可以降低住房转让交易成本,促进二手房市场发展,鼓励普通住房消费。


  王晓华指出,税收优惠政策可能有一定的滞后才会显现出效果,2008年对房地产市场税收政策调整比较密集,2009年是不是要出台新政策,要根据2008年政策的执行情况来定,如果执行的好可能会延续这些政策,如果执行得不好,可能会考虑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政策措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增加保障性住房, 不会冲击市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在昨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有关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题时指出,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不仅不会冲击商品房市场,反而会更加稳定商品房市场的秩序。  


  建设保障性住房需要解决资金和土地问题


  国务院已明确2009年到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目标以及政策措施,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及棚户区改造问题。


  齐骥认为,要完成这个任务,主要是解决资金和土地问题。


  据齐骥介绍,国务院已经明确廉租房建设的资金来源,要将公积金增值收益和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作为廉租房建设资金。同时,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廉租房建设的支持力度,2008年第四季度追加1000亿的中央投资中就有100亿用于廉租房的建设和各类棚户区的改造。


  关于土地问题,齐骥说,国土资源部最近印发了有关通知,明确要求各地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对于纳入中央投资计划的城镇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县、市国土部门要加快供地,尽快落实到具体的地块上。


  另外,齐骥认为,在保障性住房工作方面,一定要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由省级政府负总责、市县级政府抓落实,把保障性住房的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到是否履行好政府责任的高度上来认识。  


  增加保障性住房有利平稳商品房价格


  齐骥在回答有关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商品房市场之间的关系时说,房地产市场所提供的商品住房的供应对象和政府所提供的保障性住房覆盖的群体应该说是分得清的。中国正在发展过程中,人均GDP水平和群众的收入还不高,即便有大量商品住房供应,还是有一部分低收入群体无法在商品房市场中解决住房困难。


  齐骥认为,保障性住房供应的增加,一方面可以解决难以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这部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另一方面,也使得住房市场的供应比较清晰,低收入群体通过政府提供帮助的方式来解决住房问题,其他群体更多地通过在市场上购买或租赁普通商品住房来解决。


  齐骥指出,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不仅不会冲击商品房市场,反而会更加稳定商品房市场的秩序。随着大量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将使不少低收入群体不再掺杂在商品房市场的供应对象当中,有利于平稳商品房市场的价格,使商品房市场的秩序更加良好。  


  酝酿出台政策解决“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


  目前,有一部分群众既不符合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供应条件,又无力购买商品房,成为“夹心层”群体。有记者问,针对这部分群众如何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


  齐骥指出,对于这部分群体,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发展租赁住房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地解决其住房问题。在这个方面,各地已经有了不少好的实践。比如有的地方提出,把经济适用住房转为经济租赁房,政府限定价格,出租给这部分群体。有些地方结合城市棚户区改造,把增量部分出售给或者租赁给这些群体。


  齐骥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总结各地好的实践经验,酝酿出台如何解决这部分住房困难群体的政策措施。  


  发改委:


  今年解决260万户廉租房,资金中央加地方


  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欧鸿说,保障性住房资金投入渠道,主要有中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和地方财政加大投入两个方面。


  欧鸿说,保障性住房资金投入渠道,一是中央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今年中央政府投资将会把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投资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贯彻中央关于加大改善民生力度的决策。同时,将会提高对中西部地区廉租住房建设的中央补助标准。第二个方面是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廉租住房建设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除了公积金增值净收益部分,还有土地出让净收益中不低于10%的部分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各级地方财政还要加大建设资金投入用于廉租房建设。


  同时,对于承建廉租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任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家出台了专门的办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以上渠道来共同解决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资金问题。今年,廉租住房的建设任务,包括租赁补贴部分,要解决260万户。同时还要解决80万户棚户区改造问题。


  央行:


  个人住房贷款回落幅度较大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霍颖丽说,尽管去年房地产市场经过调整,价格发生了大的变化,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的质量仍然保持了很好的水平,都远远低于各项贷款的不良率。


  霍颖丽说,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住房需求下降的影响,房地产信贷增速出现了持续回落的态势。截至2008年11月份,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5.24万亿,同比增长10.3%,增速比10月份回落1.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0.6个百分点。相比较来看,个人住房贷款回落幅度较大,11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了10.6%,比去年同期低25.8个百分点。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1998年住房改革以后,商业银行在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支持居民个人住房消费、惠民安居、实现购房安居上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霍颖丽说,目前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95万亿,比1997年底增长155倍,占全部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的10%。  


  央行:


  加大住房消费的金融支持,首付比例调为20%


  霍颖丽说,目前国家从更高的层次对房地产信贷政策进行了调整,着重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居民住房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


  霍颖丽说,2008年10月22日人民银行宣布扩大贷款利率下浮幅度,调整首付款最低比例,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商业银行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性住房的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提供优惠条件。


  同时,加强了对风险的防范。首先考虑首付款比例作为防范风险的一个重要参数,将首付款比例确定在一个合理水平。对商业银行最低的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同时要求商业银行根据借款人的购房实际情况,以及借款的信用记录,以及借款人的收入、偿还能力等风险因素合理确定具体的每一笔贷款的首付款比例。第二个方面,规定借款人每月偿还贷款的支出不得超过个人收入的50%,这样也有利于防范信贷风险。

 

新闻链接


  房价仍高于普通居民支付能力


  四措施促房市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的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十余个部门,在前期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12月1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以下简称《意见》),主要提出了六方面政策措施(摘登四要点)。


  


  1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一、明确了2009-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目标以及政策措施。


  《意见》提出,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城